一文读懂水稻 “健康密码”:稻瘟病防治要点(1)

2025-06-09 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在水稻的生长旅程中,病菌如同潜藏的 “敌人”,一旦感染,再加上不良的气候环境与不当的栽培措施,水稻就会 “受伤”,轻者减产,重者甚至颗粒无收。就广西地区而言,当前主要的水稻病害种类繁多,包括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胡麻叶斑病、稻曲病、黄矮病、细菌性褐条病、干尖线虫病、云形病以及绵腐病等。下面我们先聚焦稻瘟病,为水稻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稻瘟病:水稻的 “瘟神”

稻瘟病,也被叫做稻热病。当水稻叶片发病时,存在两种典型类型:

  • 急性型

    起初病斑呈现为暗褐色的小斑点,随后渐渐变成椭圆形,仔细观察叶背,还能发现有青绿色的霉状物。这就好比水稻叶片上突然长出了一些 “小怪物”,不断侵蚀着叶片的健康。

慢性型

病斑形状如同梭子,边缘呈现红褐色,中央则为灰白色,一条褐色线贯穿病斑中间,模样独特。

而当茎节发病时,节上会变成灰黑色,节部出现收缩凹陷,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咬了一口。

穗颈发病时,穗颈也会变为灰黑色,原本孕育着丰收希望的穗颈,就这样被病魔缠上。谷粒发病时,谷粒上会出现椭圆形红褐色斑点,仿佛是被病菌留下的 “印记”。


稻瘟病之所以容易发生,主要是种子和稻田里的稻草携带着病菌。一旦遇到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偏施、重施氮肥,导致秧苗、禾苗徒长,植株间像搭架子一样相互郁闭,田间透光透气情况变得很差,此时,稻瘟病就会趁机 “兴风作浪”。

防治稻瘟病,这些妙招要记牢

面对稻瘟病这个 “瘟神”,咱们有一系列有效的防治办法:


  • 选好抗病品种

    在常发病区,要像挑选得力的 “战士” 一样,经常更换抗病新品种,让水稻自身具备更强的抵御能力。
  • 种子消毒很关键

    浸种前一定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种子消毒,这一步就像是给种子穿上了一层 “防护衣”,从源头降低病菌侵害的风险。
  • 施肥要合理

    氮、磷、钾、钙肥需相互配合施用。在重病区,无论是秧田还是本田追肥时,要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尽量少施或不施,多施农家肥,也可以把少量的氮肥作为秧田、本田的基肥施用。合理施肥,就如同给水稻提供了一份营养均衡的 “美食”,让它茁壮成长,增强抵抗力。
  • 适时晒田

    一旦发现水稻受病,可适当提早开沟晒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禾苗徒长,让水稻的生长状态更加健康有序。
  • 清理病稻草

    收割脱粒后,一定要将有病的稻草烧毁,防止病菌像 “接力棒” 一样蔓延传播,避免下一季水稻再次遭殃。
  • 及时喷药

    对于已经受病的水稻,要及时采取喷药措施。每亩可用 50% 稻瘟净 2 - 3 两,或 40% 克瘟散 1.5 两,冲水 100 斤进行喷雾;还能每亩用石灰 30 斤加草木灰 20 斤,在早上有露水时撒施在禾叶上,为水稻 “赶走病魔”。


只有全面了解稻瘟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咱们才能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精准 “作战”,守护水稻健康生长,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探讨其他水稻病害的防治,敬请关注。





0
下一篇:国际尿素涨声四起,尿素出口黄了?
上一篇:期货下行、需求转淡,尿素后市怎么走?
最新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