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枯萎病什么症状?西红柿枯萎病防治措施
2025-07-08 蓝孩子农资招商网
西红柿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侵染维管束,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其症状表现如下:
幼苗期:
幼苗茎基部变褐,叶片发黄,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
成株期:
初期:下部叶片一侧或整片发黄,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
中期:茎基部维管束变褐,剖开茎秆可见褐色条纹,植株生长缓慢,果实变小。
后期:全株叶片枯黄萎蔫,干枯死亡,根系腐烂。
西红柿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基础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抗枯萎病的西红柿品种(如“金棚1号”“抗病908”),从源头降低发病风险。
轮作倒茬:
与非茄科作物(如玉米、豆类、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土壤处理:
定植前深翻土壤,每亩撒施生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pH至微碱性,抑制病菌繁殖。
加强田间管理:
采用高垄栽培,避免积水;及时清理病株残体,带出田外焚烧或深埋。
二、化学防治(关键期用药)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
土壤消毒:
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浇灌土壤。
发病初期: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200-300毫升,间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西红柿枯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减少损失率。
下一篇:黄瓜黑星病的识别与防治!
上一篇:磷酸二铵价格行情
最新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