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之西魏:宇文泰(蓝网小课堂225)

2022-08-19 蓝孩子农资网


这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继孝文帝之后,又一位杰出的鲜卑人,

他一把烂牌打成了传奇。

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的历史一脉相承,

而其背后真正的奠基者,

正是西魏权臣:宇文泰。

 image.png

  或许,宇文泰没有料到北周—隋朝的政权更替,但他肯定看到了中国大一统的未来。因为,不管接下来300多年的朝代如何变换,历史的进程基本都在他架设好的制度机器下运行而已。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北魏末年,宇文泰的父兄皆死于战乱。经过多方辗转,成为贺拔岳的麾下。随贺拔岳迎魏孝庄帝回洛阳。又入关中,从破万俟丑奴,定陇右,行原州事。太昌元年(532年),贺拔岳任命他为左丞,领台府司马,事无巨细,皆参预议决,后出任夏州刺史。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害,宇文泰遂被众人所推,率军攻杀侯莫陈悦,威震秦陇。拜关西大行台,传檄方镇,誓除丞相高欢。

八月,迎魏孝武帝入关,不久将其弑杀,立元宝炬为帝,专军国大政,授大将军,进位丞相。西魏大统元年(535年),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改封安定公。后为太师、大冢宰。

 在此期间,立足关陇,争战东魏,蚕食南梁,先后夺取了东魏的河东等地和南梁的巴蜀等地。其亲自指挥的小关之战、沙苑之战,皆是以寡胜众的军史典范。

宇文泰军纪严明,知人善任,提拔李弼、独孤信等于戎伍之中,又擢用苏绰、卢辩于儒士之间。他锐意改革,上三十六条新制,禁贪污、裁减官员、实行屯田等,以为“中兴永式”。颁行均田制,又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编为十二军,由八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度。他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

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公。周孝闵帝受禅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为文皇帝,号其墓为成陵。

 

一、人物生平

1、边镇武吏

宇文泰的先祖源出南匈奴,后融入鲜卑族中,号宇文部。后为鲜卑慕容皝所灭,其余部乃仕于慕容氏诸燕。及后燕为北魏击败,乃归北魏,不久被徙居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遂世居守之。  

北魏正光末年,爆发了六镇起义。起义军的卫可孤,徒党尤盛,攻陷了武川、怀朔。而武川军主贺拔度拔(贺拔岳之父)虽然被起义军抓获,但心中立场依然支持北魏政府,于是,便与其至交好友宇文肱(宇文泰之父)进行合谋,率州里豪杰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等,招集义勇,袭杀了卫可孤。在战斗中,宇文泰的大哥宇文颢战死。

饱经战乱的武川镇,刚刚驱逐了卫可孤的起义军,就遭到了铁勒的入侵,武川军主贺拔度拔战死。于是,宇文肱率领家人去中山避难。

孝昌二年(526年)正月,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镇兵鲜于修礼率领北镇流民于定州左人城(今河北省唐县)起义,宇文泰一家也参加了起义队伍。但在前往左人城的途中,被北魏官军击败,宇文泰之父宇文肱以及宇文泰的二哥宇文连阵亡。宇文泰与三哥宇文洛生幸免于难,逃入鲜于修礼军中。鲜于修礼死后,宇文泰又加入到了葛荣军中,被任为将帅。葛荣失败后,尔朱荣畏惧宇文兄弟有异心,于是网罗其他罪名,诛杀宇文洛生。因为宇文泰慷慨陈述,才释去尔朱荣对他的戒心,免遭其难。  由于宇文泰与尔朱荣的部将贺拔岳有旧,贺拔岳亦是武川军人,与宇文泰之父宇文肱关系甚密,因此,宇文泰被收编在贺拔岳部下。

 

2、贺拔干将

永安三年(530年)春,尔朱荣以尔朱天光为主帅,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为副帅,率兵前往镇压关陇起义军。宇文泰以步兵校尉的身份随贺拔岳入关,因镇压起义军有功累迁至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增邑三百户,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

  在镇压关陇起义的过程中,宇文泰乘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对吏民施以恩惠,羸得了不少人的好感。是年九月,孝庄帝元子攸诛杀尔朱荣,但大权仍操在握有大军的尔朱氏手中。

太昌元年(532年),高欢攻灭尔朱氏,拥魏孝武帝元修即位,自总大政。他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贺拔岳任命宇文泰为行台左丞,领府司马,加散骑常侍。事无巨细,都委任于他。高欢在朝中位居大丞相,秉掌大权。孝武帝元修密与贺拔岳相结,想牵制高欢。时为府司马的宇文泰自请出使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来观察高欢的为人。宇文泰到了晋阳之后,与高欢口答应对,敏捷雄辩,高欢欲留宇文泰为己用,宇文泰固辞而返。

  宇文泰回到长安,对贺拔岳分析了当时形势:“高欢决不甘于为臣下者,他之所以还没有篡夺皇位,是惮于你们兄弟二人。至于侯莫陈悦其人,不过是个庸人,只是碰上了好机会,才得以居高位,其既无忧国之心,也就不为高欢所排忌,只要早作准备,取之不难。如今河西费也头有控弦之骑不下一万,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拥兵三千,灵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纥豆陵拔利也各拥部众,各怀志向。因此,如果我们领军前往陇地,扼其要害,显示自己的兵威,并以德行令民众信服,就可以收取他们的兵马以充实我们的队伍。那时,向西安抚氐、羌等民族,向北能羁縻漠北的部族,我们再还军长安,辅佐魏室。这不就是当年齐桓公、晋文公安抚周室、称霸天下的举动吗?”贺拔岳听了非常佩服,遂派宇文泰到洛阳见孝武帝,密陈其打算,孝武帝听后大喜,加宇文泰为武卫将军。

永熙二年(533年)八月,孝武帝授贺拔岳为都督雍、华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贺拔岳以牧马为名,引兵西屯平凉(今甘肃省华亭市)。是年,贺拔岳以夏州(治岩绿,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白城子)边塞要地,欲派得力之人为刺史,在众人的极力推举下,以宇文泰为使持节、武卫将军、夏州刺史。宇文泰到了夏州后,抚慰流民,结好少数民族,很快控制了夏州局势。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联合侯莫陈悦讨伐曹泥,结果中了侯莫陈悦之计,贺拔岳被谋杀。贺拔岳部三军无主,惶惶不安。赵贵等人提议由宇文泰统帅贺拔岳部队,派人找到宇文泰。宇文泰的好友劝阻说,形势不明,处境危险,应观察一下再作决定,但宇文泰却认为:“难得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机也,今不早赴,将恐众心自离。”他立即赶赴凉州接管了贺部的指挥权,约集众将陈说利害,巡视各营寨,稳定军心。 而且击败侯莫陈悦,向东进据长安。有了立政关陇的基础。

 

3、宰制关陇

宇文泰统领贺拔岳军后,一面命诸军戒严,准备进讨侯莫陈悦,一面上表孝武帝元修,并与元毗及诸将刑牲盟誓,相约共扶王室,孝武帝遂下诏以宇文泰为大都督,统领贺拔岳所部人马。宇文泰得到孝武帝的正式承认后,立即进攻侯莫陈悦。

 十一月,宇文泰遣李虎、李弼等讨伐曹泥。次年,曹泥降,灵州遂平,宇文泰徙其豪强置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以加强控制。宇文泰平定秦、陇后,实力增强,孝武帝以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承制封拜,成为仅次于高欢的有力人物。

永熙三年(534年)五月,北魏孝武帝欲起兵伐高欢,事泄之后,高欢已有所戒备。中军将军王思政对孝武帝说:“高欢的篡逆之心,已昭然若揭,洛阳非用武之地,一旦遭到进攻,难以守御,宇文泰心存魏室,不如前往关中,凭借他的力量与高欢抗衡。”孝武帝深以为然。先是,秦陇刚平,夏州长史于谨曾劝宇文泰上书孝武帝,徙都关中,以效曹操之举,挟天子以令诸侯。宇文泰接受了这一意见,将高欢结好自己的书信都封交孝武帝,以示忠于王室之心。及孝武帝欲伐高欢,泰又遣大都督梁御率步骑五千屯于黄河、渭水合口处,以为声援,令秦州刺史骆超率轻骑一千入洛阳。不久,又遣大都督李贤领精骑一千赴洛阳。因此,当孝武帝向大臣征询徙都关中的意见时,上下几乎都表示同意。

永熙三年(534年)七月,孝武帝不敌高欢,遂从洛阳率轻骑入关,迁都长安,加授宇文泰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是年十月,高欢另拥魏孝静帝元善见即位,徙都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史称东魏,高氏继续控制着东魏朝政。 [13]  孝武帝迁徙到长安之后,政令全部取决于宇文泰,孝武帝仍受制于人,心中不悦,与宇文泰渐生嫌隙,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毒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次年正月,元宝炬于长安城西正式即位,改元大统,是为西魏文帝。 宇文泰仍控制着西魏朝政实权,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爵安定郡公。北魏由是一分为二。

 

4、潼关争胜

当时东魏势强,高欢有平关陇之志。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正月,高欢率大军造三座浮桥,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准备抢渡黄河。第一次东西魏大战小关之战拉开序幕。宇文泰在潼关之战中审时度势,利用东魏军的弱点,集中兵力,出其不意攻其一路,一举获胜。 双方第一次交手,以高欢失败告终。

 

5、沙苑大战

大统三年(537年),高欢亲自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 第二次东西魏大战开始。宇文泰因此军大破高欢。  高欢率残部东渡黄河遁走。 宇文泰率西魏军追至黄河边,斩俘八万人,宇文泰选留士卒两万余人,其余的放归乡里。此战下来,宇文泰大胜高欢。   高敖曹闻听败闻,也从桓农撤围,退保洛阳。宇文泰经此一胜,兵精粮足,皆大欢喜。宇文泰命令将士每人在战场上植柳树一株,以示庆贺,后升为柱国大将军。

 

6、鏖战东魏

大统四年(538年),高欢大将侯景、高敖曹重兵包围洛阳金墉城,烧毁洛阳大量民居官寺。宇文泰已带着西魏文帝元宝炬回洛阳祭扫北魏帝陵庙,闻讯后率军驰援,临阵斩杀高欢大将莫多娄贷文。此役,东魏虽夺回中原要冲洛阳,西魏也折损部分兵马,但并未伤及西魏要害,致使当年十二月西魏的局部反攻中洛阳再次沦陷。

 

7、邙山大战

大统九年(543年),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大战)揭开序幕。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投降西魏引起。东魏军自此重新夺回北豫州和洛州,侯景俘获高仲密妻儿送至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此后两三年,两魏间暂时无大战。

 

8、扭转劣势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省稷山县),想拔除西魏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未能攻下玉壁,最后高欢染疾,只得解围而去。玉壁之战,高欢倾力而出,攻一孤城五十余天不下,智力皆困,以至愤恚成疾,次年正月,发病而死。自此,宇文泰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带。这一系列的胜利使西魏成为当时三国中最具统一实力的政权,为以后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9、奠定帝业

大统十七年(551年)三月,西魏文帝元宝炬驾崩,太子元钦继位,是为西魏废帝。更为元年,但不再立年号,西魏皇帝自此不立年号。一些元氏宗室不甘心政由宰辅的局面,想从宇文泰手中夺回大权。

尚书元烈阴谋发动政变诛杀宇文泰,事泄,为宇文泰所杀。废帝对元烈之死深感同情,对宇文泰十分不满,密谋诛之,谋再泄。

于是在废帝三年(554年)九月,宇文泰废杀元钦,立其弟齐王拓跋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并重新恢复皇室旧姓拓跋。此后,西魏皇帝手中只剩下皇帝的空名,宇文氏的禅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西魏一朝二十三年,宇文泰始终把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正月,宇文泰又推出了一套由汉族士人苏绰、卢辩依据《周礼》制定的新官制。

宇文泰改革官制也和建立府兵制度一样,具有浓郁的复古色彩,只不过前者是从汉族古代社会寻找依据,后者是从鲜卑族的部落时代得到启发。宇文泰通过这种托古改制,给自己的统治披上一件正统的外衣。以向人们显示,宇文氏政权并非僭伪,取消民族间的心理隔阂。而在府兵制中,则通过鲜卑化,照顾鲜卑民族的感情,泯灭府兵中的民族界限。宇文泰通过这些改革,巩固了统治基础。

 

10、北巡去世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四月,宇文泰北巡。八月,渡北河(今内蒙古境内乌加河)。九月,还至牵屯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东)染疾。宇文泰知自己病重,派人急招侄子宇文护前去,以托付大事。宇文护赶到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宇文泰已经病危,他托孤于侄宇文护:“我的儿子们都还年幼,如今外敌强悍,内部对手也很多,今后国家之事,都由你决定,你一定要努力完成我的志向。”

同年十月乙亥(初四)日(1121日),宇文泰卒于云阳(今陕西省泾阳县),时年五十岁,葬于成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北宫里镇小学院内),谥号文公。   是月,其子宇文觉嗣其位为太师、大冢宰,由宇文护辅政。

557年,宇文觉称帝,国号周。是为周孝闵帝,北周建立。宇文泰先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皇帝,庙号太祖。

 

二、为政举措

更改官制

大统七年(541年)九月,宇文泰颁行了由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宇文泰还令卢辩仿周礼更改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体。

 

德治教化

在政治上宇文泰奉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统治原则。

 

唯贤是举

宇文泰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只要德才兼备,那怕出身微贱,亦可身居卿相。

 

善于纳谏

宇文泰还比较注意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勇于纳谏。早在大统五年(539年),他就下令置纸笔于京城阳武门外,以访求得失。当丞相府记室柳虬提出纳忠谠之言的建议时,宇文泰欣然采纳,并要求史官记事,须得失无隐。宇文泰的这种做法,有助于西魏吏治的清明。

 

严明执法

在法律上,宇文泰主张不苛不暴,既要“法不阿贵”,官吏犯法一视同仁,大统十三年(547年 [62]  ),宇文泰又下令废止流传了二千余年的宫刑。

 

整治吏治

为了整顿吏治,宇文泰将贪赃者放宽到满三十匹才处大辟死罪,诏书说,国库是天下人之公产,皇帝只不过是为天下人守财。我能宽纵你们的罪行,但是人民的财产必须为他们追回。

 

三、军事

扩充军队

大统三年(537年),宇文泰开始整军。通过收编降军等不断补充,人数渐渐增多。到大统八年(542年)三月,正式建立六军,时已有兵约十万人。

 

调和胡汉

大统九年(543年)二月,高欢率领十万大军,渡过黄河,据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列阵,宇文泰领军击之,战于邙山,大败,士卒损失六万余人,经过数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大半。而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

因此,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后,到大统十六年(550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创建府兵

宇文泰又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改革,形式上采取鲜卑旧日的八部制,立八柱国。除宇文泰自己在大统三年(537年)由西魏文帝拜为柱国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西魏军队的实际统帅外。

又在大统十四年(548年)以西魏宗室广陵王元欣为柱国大将军,但仅挂虚名,并无实权。

另任命赵贵、李虎、李弼、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六人为柱国大将军,实际统率六军。 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府兵。

 

抵御东魏

宇文泰善于谋略和指挥。在军事上主要依靠来自北镇尤其是武川的镇人,他们以后成为西魏、北周政治上的支柱。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作战,互有胜负。大统三年(537年)春,东魏攻潼关,宇文泰率精锐出潼关左面的小关,攻其不备,大败东魏军,东魏大将窦泰自杀。秋间,东魏十万人进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宇文泰以不满万人的弱势兵力,乘东魏军轻敌不为行列,亲自鸣鼓奋战,获得大胜,俘虏七万人。

 西魏军曾两次进到洛阳。大统九年(543年),邙山之战,宇文泰率军黑夜登山进击,高欢仅而获免。次日再战,宇文泰军不利退还。西魏财力兵力都不如东魏,军事上以守势为主,如玉壁城(今山西稷山西南)曾多次抵抗东魏来攻。西魏与东魏大体以黄河为界。

 

四、经济

 

劝课农桑

宇文泰在经济上根据儒家先富后教的传统观念,积极劝课农桑,奖励耕植,并相应地制定采取了一些措施。

 

农业制度

宇文泰除了制定颁行上述经济政策外,还明确规定了地方官吏在发展生产方面的职责。

 

五、文化

 

重儒兴学

在思想文化上宇文泰雅好儒术,以儒家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去除鲜卑族的一些落后习俗和摒弃当时思想领域中风靡一时的空谈玄理、崇佛论道一类的腐朽风习。

 

恢复旧俗

此外,宇文泰恢复鲜卑旧姓,如恢复皇族元氏为拓跋氏。而所将士卒也改从主将的胡姓。  赐“胡姓”不仅在整体上维持了六镇勋贵的政治地位,通过将其姓氏广泛赐与豪强重臣,宇文氏在这一集团中也获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外交

外交上,宇文泰采取和北攻东、南的政策。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力求通好,对于处于其东、南方向的东魏(北齐)、南梁则采取攻势,先后为自保图强而与东魏(北齐)争战并乘梁朝内乱之机进占梁控制下益州和荆雍等地。

 

六、历史评价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

他在位时所颁行的兵制、选官之法等等更是开隋唐政治制度之渊源,宇文泰的功业可谓盛矣,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







0
下一篇:小芳:向橄榄绿看齐,干!
上一篇:许宁:8月,我是蓝网的兵
最新产品推荐
高塔复合肥 21-21 21+TE15-5-32

高塔复合肥 21-21 21+TE15-5-32

科德宝 大量元素水溶肥 170-170-170+TE (平衡型)

科德宝 大量元素水溶肥 170-170-170+TE (平衡型)

24-10-21≥55%复合肥

24-10-21≥55%复合肥

易达康 硫酸锌

易达康 硫酸锌